一、从兴趣到行动
去年夏天,我在Steam上偶然发现了《Endless Wilderness》这款像素风生存游戏。当时游戏刚更新了海洋探索系统,但官方迟迟没有中文版。看着评论区里用机翻求助的国内玩家,我摸着键盘突然冒出一句:"要不我自己来?"
1.1 准备工作踩的坑
作为编程小白,我花了三天才搞明白游戏用的是Unity引擎。在贴吧老哥的指点下,我下载了AssetStudio和UABE这两个工具。记得第一次解包时,看着满屏的.assets
文件,手都在发抖——生怕把游戏搞崩了。
- 必备工具清单:
- 文本提取:WQSG_Unity(后来发现新版不兼容)
- 字库处理:FontCreator
- 翻译辅助:Notepad++正则表达式
工具版本 | 遇到的问题 | 解决方案 |
AssetStudio 0.16.47 | 无法识别新打包格式 | 改用UABE 3.0+手动提取 |
WQSG_Unity 2.2 | 文本编码乱码 | 配合EncodingConvert转码 |
二、与字库的持久战
原版字库只有256个字符位,中文根本塞不下。我在FontForge里折腾了整晚,发现替换掉游戏自带的Orbitron字体后,界面排版全乱了。凌晨三点,突然灵光一闪——把不常用的符号位替换成常用汉字!
2.1 文本匹配噩梦
游戏里有1873条对话和642项物品描述,最头疼的是参数变量。Found {0} in {1}"这种句式,刚开始直译成"在{1}发现{0}",测试时却出现"在背包发现石头"的语序错误。后来改用动词前置的译法才解决。
原文类型 | 翻译难点 | 处理方式 |
动态文本 | 变量位置导致语序颠倒 | 重构句式结构 |
UI控件 | 字符长度超出框体 | 缩写+悬浮提示 |
三、那些深夜崩溃时刻
记得某个周末,当我终于完成全部翻译准备打包时,游戏突然报错MissingReferenceException。查了整夜日志才发现,是某个物品ID在汉化时不小心被替换成了中文——这种低级错误让我直接砸坏了空格键。
- 测试阶段经典BUG:
- 钓鱼小游戏按钮错位(Y轴坐标没适配)
- 任务提示出现"$%ERROR"(转义符未处理)
- 烹饪界面火星文(字库映射错误)
四、来自玩家的温暖
发布汉化补丁那天,我在B站直播了安装教程。有个云南的大学生连送20个电池,说他奶奶终于能看懂怎么种菜了。后来收到个特别可爱的邮件,附件里是玩家手绘的汉化组Q版头像——虽然把我画得像熊猫,但这份心意比什么成就都珍贵。
玩家反馈类型 | 解决情况 | |
术语争议 | "Crimson Moss"译作"赤藓"还是"血苔" | 发起投票决定 |
方言梗 | 要求加入"整挺好""蚌埠住了" | 制作趣味补丁包 |
五、咖啡与月光的记忆
现在回想起来,最难忘的不是最终的成功,而是那些在星巴克蹭座改文本的下午。服务员大概早就认识这个总点超大杯美式、抱着笔记本手写翻译草稿的怪人。有次听到两个中学生指着我的屏幕说:"快看!这个叔叔在给游戏打中文补丁",突然觉得,能成为别人眼里的"奇怪大人",也挺酷的。